深入持续推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张杰群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称“中央‘两办’指导意见通知”)要求,2020年年底前,集中力量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细则,并积极组织推进。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北京铁路集局团公司,已如期基本完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并初步建立新退休人员管理移交常态化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任重道远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国家为企业减负使之参与市场公平竞争;退休人员能够享受长期、稳定、公平的保障服务,彻底解决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日常管理和保障问题,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提升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两办’指导意见通知”对此提出了高标准目标要求:做好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社区管理,只是整个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后续展开的退休人员进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则是重头戏。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制定完善规范性移交流程制度,不断改进创新推进工作。对于街道社区来说,则是一项从零开始全新的工作,面临新课题新挑战。
截至2024年4月底,仅北京铁路局集团公司已向属地北京、天津、河北及其他地区社区移交退休人员14.7万人,其中2020年底前存量退休人员12.6万人,2021年至2024年4月随退随交退休人员2.1万人。面对原有数量庞大的存量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夯实社区建设基石
应当清醒地看到,完成阶段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任务后,各地深入持续推进发展不平衡,有些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与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目标和企业职工退休人员要求期盼尚有差距。当前,最主要和重要的是认真对照检查,首先把国家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执行好,落实好。
展开全文
(一)企业要落实好在一定时期应承担的责任
2003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落实企业在一定时期应承担的责任。责任任务和要求全面明确具体,事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不同情况的养老金、医疗、住房和文化娱乐活动等,都要由企业按有关政策继续执行落实。
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为国企深化改革,轻装上阵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企业也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增进退休职工福祉作贡献,这是国有企业责任所在,担当所在。企业相关人员要带着感情做工作,把服务深化,内容扩展,工作链延伸:
建立常态退休人员移交工作机制。做好常态新退休人员档案等移交基础性工作,解决遗留问题有预案,保障移交工作顺畅高效。
认真负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老国企,企业改革机构新建、搬迁、合并、撤销的情况较多,人员变动频繁,档案遗失、差错和历史遗留等问题常常会影响职工晚年的医保、社保待遇等切身利益。
关爱重点帮扶人群和异地安置退休职工。继续跟进退休人员家庭生活困难和高龄、孤寡、病残退休人员救助帮扶工作,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二)夯实社区治理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基石
随着社区治理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完善,退休人员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管理服务需求,大部分要在街道社区实现。社区建设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基石,我们要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资源,探索创造适合百姓享受晚年幸福退休生活的中国社区养老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政策在社区未完全到落实到位,保障服务能力有差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重点在社区,基础在社区。为此,必须夯实社区治理保障能力建设基石:
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条件问题亟须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活动设施是基本条件,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是刚性条件。
加大社区建设政策支持力度,为社区治理蓄势赋能。要加强顶层设计,补齐短板。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扩大筹措资金渠道,改变退休管理社会化所有经费都来源于政府,资金来源单一的状况,研究探索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途径,制定政府购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
建立完善监督、评估、激励机制。把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和有关部门现有的监督、评估、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后的实效跟踪。
深度延伸融入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和产业主体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企业作为退休人员的“娘家人”,深度参与深入持续推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责无旁贷。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回头看”,不断优化和改进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继续加强完善与地方政府、社保机构、街道社区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属地政府相关政策、要求,争取属地政府支持。提升与属地政府联系机制层级,必要时报请上级领导出面洽商。
建立防控风险机制,确保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站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无小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防控风险机制,关注舆情维稳工作。
实施企业与街道社区共建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围绕党建共建、文体等共同开展活动,既丰富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内容,又传承了企业文化。企业工、青、妇、老战协等组织和机构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投身到企地共建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北京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