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张亚中事了拂衣去,赵少康不舍利与名
记者 王义伟
在台湾政坛,那些年纪偏大的国民党人被称作“老蓝男”。
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有两个“老蓝男”十分抢眼。一个是71岁的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一个是75岁的媒体名人赵少康。
张亚中虽然竞选党主席失败,但是他在辩论会上的慷慨陈词、嘶吼呐喊,让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纯正国民党人的真性情。他准确地阐释了“九二共识”的两个核心内容:一个中国、追求统一,与国民党高层之前反复念叨的半遮半掩的“一中各表”形成鲜明的对比。张亚中对“九二共识”的阐释,郑丽文听进去了一半。所以,郑在当选之后回复大陆贺电时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画上了等号。从这个角度说,张亚中虽败犹荣。
赵少康本来是想亲自下场参选党主席的,朱立伦也及时给他颁发了中央评议委员的证书,使他获得了参选资格,但最终,他将郝龙斌推到前面,自己躲在后面遥控指挥。关键时刻,赵少康走了一步大臭棋。他亲自跳出来,指控大陆利用网军干涉国民党主席选举,希望赖清德当局查处。民进党接过赵少康递过来的刀舞得刀光闪闪,国民党内部则是一片哗然。郝龙斌最终输了党主席选举,蓝营、绿营均有很大的声音认为是赵少康的臭棋导致郝龙斌的失败。郑丽文当选之后,赵少康又一次发出奇谈怪论,认为郑丽文应该压制、消除国民党内亲近大陆的力量,否则“令不出党中央”。
赵少康的言行,引起大陆网民的反感,不少网民认为赵是顽固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台湾岛内,知名媒体人蔡正元怀疑赵是美国中情局的间谍,受命破坏国民党主席选举、破坏两岸关系;另一位知名政治评论员邱毅则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认为中情局吸收间谍是很严格的,赵少康不够格。邱毅认为,其实赵少康很简单,他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过气金童。相比较而言,和绿营走得比较近的另一位媒体名人周玉蔻女士的分析似乎更接近真相。她认为,赵少康之所以不去参选国民党主席,是因为他如果参选,就必须辞去中广董事长一职,万一选不上,就是两头落空。至于选举结束后还指指点点,就是为了蹭郑丽文的流量,留住自己政论节目的观众。
总之,赵少康的一言一行,背后均充满算计,这一点在台湾几乎路人皆知。至于赵的底色到底是蓝,还是已经开始变绿,已经无从分辨了。因为他是政客。政客脚下有弹簧,跳来跳去;政客身着变色衣,变来变去。
即便自己支持的人输了,自己的臭棋被群嘲,赵少康依旧神色自若地主持着自己的政论节目,与嘉宾谈笑风生,展现了一个老牌政客深厚的基本功。
与赵少康相比,张亚中是落寞的。
党主席选举后第二天,10月19日,张亚中在《中国时报》发表题为“30年报‘国’之路,无愧无悔”的文章,正式宣布退出江湖。
张亚中在文中感叹说:“我那隐形的翅膀终究没能飞过大海。我为台湾赢得尊严与和平的呐喊,穿不透认知短浅的高墙,也抵不过政客煽情的喧嚣。”
张亚中这样宣布退隐:“此役结束,我终将与岁月和解!王维的《老将行》说‘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茫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也许就是一位百战归来的战士,未来的生活模式吧!不是我不愿意,是外在时空已不容我为救党救‘国’救两岸再一战了,也因此,我也只能祝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还能有足够的幸运,能够逃过未来历史巨轮的碾压!”
在笔者看来,张亚中这位“老蓝男”太悲观了。
其实他大可不必。
历史巨轮碾压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两岸终将统一,且时日不远。统一的进程或许有波折,但统一之后,两岸人民将共促民族复兴、共享大国荣耀。这是值得期待、也是值得骄傲的。
他的那个“国”,不报也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