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沈员原创舞剧《敦煌归来》今日光明上演
观演须知
1.演出时长:约10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本场演出将在19:40-20:00有暖场表演,欢迎提前进入剧场观看;
2. 请准时入场,迟到观众需在开演后约10分钟处,经现场工作人员指引下两两有序进场;
3. 本场演出一人一座一票,6周岁以上(以身份证为准)或1.2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怀抱婴儿者谢绝入场;
4. 请勿携带食品、饮料及塑料袋入场;
5. 观众应着装整洁,请避免睡衣、拖鞋、短裤或奇装异服的打扮;
6. 演出期间,请将手机置于静音状态;
7. 暖场表演可以拍摄,正式演出期间除摄影工作人员外禁止摄影摄像;
8.需换取纸质票进场观演的观众,可在演艺中心门口&票务中心(麦当劳隔壁)的自助取票机扫码获取纸质票。
“向前走,我们都在!”
“很久没看过含泪量这么高的舞剧”
“非常好看、非常好哭”
“让人泪目的归来之路”
舞剧《敦煌归来》
首轮巡演进行过半
不仅收获了均上座率超90%
更收获了无数观众的走心repo!
而今天,它——
将带着全国的掌声与荣光,
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
2025年10月22-23日
20:00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展开全文
震撼上演!
“回家”特别活动
10月21日晚,《敦煌归来》举办了演前的彩排观摩暨主演分享会!观众们走进排练现场,与灯光设计高捷、演员与面对面,一起回顾这部从光明出发、生长、再度归来的作品!
彩排观摩与分享会现场图
演后签售会
签售时间:10月22日-23日演出结束后
签售地点:演艺中心二楼服务台
签售名额:50人/场
签售嘉宾:胡沈员、石仁琦、杨康、王娇娇、鲁畅、王宏杰、潘慧
参与方式:购买任意文创周边获取【签售通关纪念票】,凭票参与签售。名额有限,派完即止。
印章
盖章时间:10月22日-23日演出前后
盖章地点:演艺中心一楼大厅
详情:纪念印章随机掉落
文创市集
市集时间:10月22日-23日演出前后
市集地点:演艺中心一楼大厅
文创种类:透卡、帆布包、杜邦纸背包、印章本、冰箱贴等
透卡
帆布包
杜邦纸背包
印章本
冰箱贴
购票信息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胡沈员原创舞剧《敦煌归来》
演出时间
2025年10月22日(周三)20:00
2025年10月23日(周四)20:00
演出地点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演艺中心·大剧场
演出票价
¥680/480/380/280/180/80
套票优惠
2025年9月1日-10月23日
¥1088(¥680*2)
¥768(¥480*2)
可使用会员生日5折优惠
每个会员账号限购4张
扫码购票
温馨提示
*演出时长:100分钟
(含中场休息)
*建议年龄:6周岁以上
*本场演出一人一座一票,
1.2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
怀抱婴儿谢绝入场。
一段跨越千年的史诗回响
故事从千年前开始说起。公元848年,沙州(今敦煌)复归大唐,大中二年,高进达等信使团踏上漫漫归途。历史将这群人民化作灯火,他们以血与信念丈量疆域、照亮归乡之路。舞剧《敦煌归来》正是以此史实为核心,讲述一个关于信仰和家国牵绊的动情故事。
舞剧以恢弘史诗与细腻舞蹈语言,重塑敦煌信使命脉,将壁画、写本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故事化作舞台语言,让敦煌文化在当代“活”起来,让信仰、乡愁与民族精神通过舞蹈为观众呈现跨越千年的文化回归。
当代原创舞剧的文化名片
该舞剧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华侨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制作支持及联合出品,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胡沈员及其工作室出品制作,并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度重点创作剧目,同时作为特邀委约作品亮相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2025年,《敦煌归来》入选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作为国家级品牌艺术活动的重要板块,展现深圳原创文艺作品的活力与影响力。
本剧于2025年1月3日至5日在深圳保利剧院启动全国巡演首站,随后巡演覆盖全国14座城市,成为年度文化传播的重要事件。
舞蹈与文化精神的再造
舞剧《敦煌归来》由青年编导胡沈员出品、制作和担任总编导,联合编剧徐珺蕊、作曲家吕亮、舞美设计高广健、灯光设计高捷、服装设计李昆、造型设计贾雷、执行编导和编舞钱敏等业内一线专家打造。
在艺术表达上,舞剧融合敦煌舞传统与现代舞语言,形成独特的“后敦煌舞”风格。舞台设计采用立体沙块象征西北土地,灯火意象表现信仰长明,章节结构式推进,情绪张力与意象交错编织。《敦煌归来》既重塑了历史,又以当代舞蹈语汇呼唤文化自信,实现地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成为中国原创舞剧的文化标杆。
剧情简介
唐大中五载(公元851年),以押衙高进达为首的敦煌信使团抵达长安。高进达呈上亲手绘制的舆图,为“失联”半个多世纪的敦煌(沙州城)送回了捷报。
据文献记载,信使团自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出发,为躲避追击绕道漠北。九死一生的漫漫长路中,“归来”的信念将家与国紧紧相连……
剧目亮点
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
相融会贯通
舞剧《敦煌归来》集结国内一线创作团队,以艺术的想象补缺历史细节的空白;采用现当代舞的艺术语汇,以独特身姿探寻舞剧艺术的新表达;回归舞蹈艺术本体,为“传统”塑造新魅力。
历史题材与青春团队
灵感碰撞
作品选题自浩瀚的敦煌文化,让壁画、文献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故事“活起来”。由深圳当代舞团这支年轻的团队,引领观众走入千年前的烟火人间、体悟奋斗青春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
篇章剧情
上半场
铭记
一座城池、万家灯火。沙州儿女使命在肩。押衙高进达将一分一寸印刻脑海,一草一木铭记于心。
集结
公元848年,沙州城。高进达和信使团战友们在危机四伏中集结,领命将归来的捷报送往长安。
追捕、启程
残余的追击势力搜寻着信使团的行踪。仓促告别家人,信使团相互扶持着踏上漫漫前路。
虚惊
被风沙逼入边陲客栈,信使团险些落入陷阱,所幸客栈女主人石婆助其脱险。
夜袭
夜色潜藏着杀戮、风沙卷集着恐怖。信使团被追击者包围,众英灵魂散荒野。
下半场
英灵
点点灯火祭英灵,生与死、爱与痛交织,追忆过往,高进达思绪万千。
绝境
大漠匪徒令信使团身陷绝境,何法师壮烈牺牲、凤归云假意归顺、高进达孤身前行。
信念
战友们的身影渐次远去,风沙也无法磨灭的精神是高进达无畏前行的信念。
祈愿
远方的家园,传来沙州百姓声声呼唤,生死无悔承托起一往无前——信使团终将抵达。
献图、归来
公元851年,长安。押衙高进达代表信使团呈上沙州(敦煌)舆图,全图由他临行前亲身丈量、抵达时亲笔所绘。历经四载,虽九死而不差毫厘……至此,敦煌归来。
河陇麦正黄 游子可归乡
人物及简介
沙州信使团成员
高进达
押衙高进达,敦煌文献里关于首批沙州信使团唯一的名字记载。跨越四载的生死旅程,高进达将沙州的一分一毫、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脑海。抵达长安之时,他亲手绘下的不仅是那座屹立风沙中的西北城池,更是几代人用鲜活生命续写的绵绵归思。高进达的名字也是那些没有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们的名字,穿破岁月,直抵信念。
何法师
莫高窟196窟,又称何法师窟。僧人何法师,是信使团前行途中的中流砥柱。他大义,为送回捷报甘愿舍弃一切;他果敢,带领信使团在危机险境中奋力搏杀;他悲悯,为苍生紧握着那盏不灭的明灯,用生命照亮漫漫归途。
凤归云
晚唐敦煌《云谣集·凤归云》,发现于敦煌石室现存最早之唐词抄本集子。她是女子、是沙州城的儿女、也是信使团的重要一员。当琵琶弹起那曲属于家的旋律,归来是她义无反顾的信仰、是值得用生命守护的誓言。
信使团 怀
是久久的期待让鬓边新添了白发,还是离别的牵挂教忧思压弯了脊梁。再握紧那双粗糙的大手,暖的是信念的温度。一伏一跪一叩首,生恩养恩铭此身。
信使团 丰
来不及看到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那就请等待窗前的灯火延绵、汇作家国团圆。归来,归来,耳边是妻子喃喃的叮咛,也是他心中永恒的牵念。
信使团 义
他没有姓、没有家,是少年义气入行伍,是夕阳下的孑然一身。可他也是沙州城的孩子,百家饭滋养着他的勇敢与真诚,为沙州踏上归途,他,不再是一个人。
关于胡沈员
舞剧《敦煌归来》
出品、制作及总编导
胡沈员
中国青年舞蹈艺术家
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培青计划”委约编导
HUHU DANCE品牌、深圳当代舞团创始人
湖南卫视《舞蹈风暴》第一季年度总冠军、作品《无径之径》2022入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国际单元演出、2023年英国国家舞蹈奖杰出现代舞男演员、最佳现代舞编舞双提名。
代表作品:《敦煌归来》《流浪》《忒修斯之船》《无径之径》《暗夜》《风撞墙》及杨丽萍作品《十面埋伏》,并于近期参与国家级重大文艺演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担纲晚会重点节目《殇》编导。
*文中剧照均为往期现场
剧照摄影:王徐峰、肖辉、Vanessa
具体演出阵容以演出现场为准
来源: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评论